在我院,有一位勤勉敬业、用心育人的年轻党员,她以德为魂,讲党性,有师风;她以苦为舟,讲奉献,能吃苦;她以爱为桥,爱事业,爱学生;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肩负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。她,就是我院优秀辅导员陈晶老师。
陈老师对学生倾注真情,润物无声。在教室、在宿舍;在军训场、在医务室;在绿树丛中、林荫道上,随处可见陈老师忙碌的身影。她常废寝忘食,白加黑、5+2地拼着干。但陈老师总给人一种 “累且快乐着”的感觉,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作为一名辅导员,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刻,没有任何‘说不’的余地。”她脸上的浅浅笑容总是伴随学生的点滴成长而时时绽放。
“学生工作无小事”,辅导员责无旁贷。为随时了解学生情况,陈老师的手机24小时开机。对于高关怀学生更是格外关注。一天深夜,她接到来自小小同学的QQ消息:“没有希望,我想死了……”。

小小有抑郁倾向,属于重点关注学生。实践表明: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通常有一个问题家庭,小小家也不例外,陈老师为此煞费苦心。此刻看到消息后,她万分焦急,不敢挂断电话,一边轻言安慰,一边打车来找小小。见到小小后,陈老师彻夜陪伴在他身边,耐心开导,片刻不离,直至天亮。
经与家长联系,第二天家长来到学校。陈老师心里暗自高兴,心想:小小的问题有办法了。但让她始料不及的是,家长到校后的态度发生了180°转变,认为小小没有患病,不愿去医院。甚至对陈老师恶语相向:“你只管小小的学习就行了!别的不用你管!”随后一家人竟不辞而别,把小小活生生地推给了老师……
一切的担忧不被理解,所有的努力似乎归零。家长的“无情”和“无为”给陈老师浇了一盆凉水,她内心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无奈。一直噙在她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,陈老师趴倒在了桌上。工作上的困难和委屈对辅导员来说是常有的事,也算不了什么,可她更为小小生长在一个缺乏亲情和温暖的家庭而感到揪心和痛心。但静下心后,陈老师明白了:必须直面小小做工作,说服他去看医生……爱心和责任感让她重新坚强起来。当晚,她再次约谈小小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终于,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。经过陈老师四个小时地推心置腹,小小终于鼓起勇气,在陈老师的陪同下去了医院,那时,手表的指针已指向了零点。
经诊断,小小患有中度抑郁。也因为这个诊断结果,陈老师用实事说服了小小的家人从外地赶回,带小小办理入院手续。终于,小小及时得到治疗,经休养后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。

一场场风霜雨雪,一道道山重水复;一树树桃李灼灼,一年年硕果累累。凭着对事业的痴心、对工作的热心、对学生的爱心,陈老师始终坚持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上履职尽责、以德润身、以爱铸魂。她用青春诠释无悔,用意志铸造坚定,用平凡书写奉献。
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陈老师一样奋战在学工战线上的优秀党员,他们就像无名的星辰,点缀在浩瀚的星空,看似微小,却闪耀着璀灿夺目的光辉,为学生照亮前行之路。
我的演讲结束,谢谢大家!
